精益供应链就是“驯服供应链的牛绳” |
发布时间:2013/11/20 点击:2854 次 |
编者按:企业决策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则会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保证按时交货,将给自身带来更多强劲的竞争对手。管理中最大的挑战有:优先权的设定、合理的分配资源、通过精益生产和精益供应链实现既定的目标。 2012年前后,无论是李宁、美特斯邦威等传统的服装企业,还是以凡客为代表的电商服装企业,都经历了高库存之痛。虽然这些企业大多已经走出了高库存的阴影,但是高库存问题仍是大多行业的“慢性病”,易反弹、易复发。同时,库存问题仅是供应链管理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外症,是冰山上面的东西,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库存问题,还要对供应链整体把脉,从根儿上捋一捋,找到解决供应链管理的“牛鼻子”。 需求是供应链管理的“牛鼻子” 一个企业的精益供应链从管理需求开始,接下来是销售与运营计划(S&OP)、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排产或采购计划,然后的重点就是具体执行。企业的需求分为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长期需求一般是年度计划,短期需求来源于销售预测、销售订单或销售合同。由于销售预测受年度计划、对渠道信息掌握程度、对未来市场的估计、客户需求的变化、品类规划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预测的准确性会对短期需求有重大影响。管理需求不仅要管理需求数量而且要管理需求时间。所以对销售预测、销售订单、销售合同的交货时间安排,也是需求管理的重要方面。 需求管理不到位,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需求预测过高,会导致库存资金占用过大,甚至造成现金流紧张;需求预测过低,会导致不能及时交货、断货,甚至客户流失,有钱挣不到。需求预测过高或过低,还会导致需求变更频繁,补货计划混乱并打乱原有生产计划,甚至会打乱供应商的生产计划并影响合作关系。由此看来,需求不准确,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不准确和失衡。因此,需求不仅是供应链管理的龙头,也是影响精益供应链全局的关键,是供应链管理的“牛鼻子”。 如何管理供应链的“牛鼻子” 既然需求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全局的“牛鼻子”,那么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呢?笔者想结合多年的咨询经验与观察,与大家进行分享如下: 一、滚动计划。 二、通过渠道扁平化与信息透明化,降低牛鞭效应。 三、在预测准确率上引入考核机制,并要“理性预测、分步落实”。 四、需求的变化需要随时反映到计划中。 五、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价值。 牵“牛鼻子”也要灵活 牵牛鼻子要灵活,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牵住牛鼻子就能降住牛。在供应链管理中,也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从需求管理入手就能管好供应链。其实,上述五种方法仅是需求管理的正常套路,做需求管理还要和需求所处环境充分结合,并不能全部按套路出牌。 首先,做需求管理要充分考虑宏观环境。比如说,今年中秋节前月饼生产企业做中秋月饼的需求预测,如果按照往年的思路,高档月饼销量至少不会少。但是,习主席执政后,审议通过了一个“八项规定”的决议。这使得铺张浪费来了一个急刹车,你在按照往年的销量做今年的需求预测还灵吗?同样,今年春季羽绒服生产企业预测未来几个月的羽绒服产量,同样要和H7N9导致的鸭绒产量减少结合起来,否则,你能买到充足的鸭绒吗? 其次,需求管理要充分结合企业的战略、品牌定位等诸多因素。需求靠谱不靠谱,最终要靠产品销量检验,产品销量的好坏,涉及很多因素。有公司竞争战略的原因,有消费者对产品认可程度的原因,有对渠道认可的原因,有服务满意度的原因,有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原因,有友商的竞争策略的原因,总之,还有很多原因。举个例子来说吧,凡客在消费者心中,塑造的是一个垂直电商的服装品牌,当然,现在也卖化妆品、家居;但是,凡客卖拖把,你说销量能大吗?因为居室清洁用品与凡客这个品牌目前不相符,消费者对这个渠道卖拖把没有很好的认知;因此,凡客卖拖把,销量不大,不足怪异! 再次,预测有时也是试错的过程。对于新品类,预测不准也不要否定预测,一是有预测总比没预测好,二是预测有时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因为新品类上市前无全面的历史数据可供分析,所以,对于新品类尽可能的准备预案,降低试错成本即可。比如:通过滚动预测,分批生产,给预测调整留出时间。 总结 古代人们把炉火纯青的练剑境界称谓“心中无剑”,需求管理同样如此。在需求管理的初级阶段可以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按图索骥,逐步探索;到一定阶段后,便能从“手中有剑”阶段发展到“ 心中有剑”阶段,形成独到的需求管理思路;到最后,就是看似无定法的“心中无剑”阶段!但愿我的一点儿微薄经验,在“心中无剑”的需求管理道路上,助企业一臂之力! 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致力于精益管理咨询,提供包含5S/6S管理、TPM管理,精益生产及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绩效管理的企业诊断、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与承办精益管理系列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