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Kanban引入其实也容易 |
发布时间:2014/11/7 点击:3526 次 |
编者按:Kanban是一种用来指示生产和物料搬运的信息卡片,是实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工具。![]() 项目小组最初探讨要实现供应商拉动,觉得很难让供应商配合,到目前试点拉动供应商已沟通完成,沟通过程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复杂,甚至可以说一点都不复杂,供应商的配合程度还是相当的高。 项目从生产线设计开始,按照精益布局原理从新设计产线,充分考量哪些步骤应该在主线中生产,哪些步骤应该剥离主线。精益理念之“单件流”,但并不适合所有环节都连在一起,之前在昆山一家公司看到所有组装步骤都纳入总装生产线,结果是产品却换时很多设备都需要移动,切换时间2个多小时,典型的教条。 在生产线设计时就对工位上的每棵零件进行规划:怎样的包装、多少数量、线上怎么摆放、需要多少空间,怎么样的货架合适?让工位使用物料最方便,提高作业效率。 用周转箱直接作为Kanban使用,货架正反两面都有物料定位标识,零件使用和补充分开,方便物流操作。 定时定量的拖车配送取代了传统的叉车,每个停车站都清晰标识,即提高了物流效率、改善了现场安全,也简化了流程。 物料从超市中补充,超市采用标准包装,缩短补货周期,和供应商的拉动流程完成了整个拉动循环。超市的全面改造也即将展开,可以实现叉车只使用在收货和发货区域。 项目顺利要素三:系统性规划。Kanban拉动不管是从流程的转变和方法运用本来,都被认为是精益理念或工具中最难的部分,很多失败或效果不佳很多是因为简单挂挂Kanban。Kanban实施是最需要系统性规划的,核心是零件规划-对每个零件进行规划(PFEP),想想这个工作量就有点吓人,但这确实是关键。而且也是体现出Kanban效果的根本,否则实施的差别就是:之前没挂Kanban,现在挂了一张Kanban了。系统性规划的结果是工厂物流的全面改善。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