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讲座:关于动作经济原则 |
发布时间:2012/4/5 点击:2425 次 |
一、动作经济的意义 1、问:我们做得越辛苦,就越快、效率越高吗? 答:不一定,要是掌握了技巧,可以很轻松的做得很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问:每班产量是660台时,每台节约0.01分钟(1DM)可以多做多少台相机? 答:每台:475分钟/660=0.72分钟 节约0.01分钟:660*0.01=6.6分钟 相当于:6.6/0.72=9.2台 在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动作数量、降低动作难度、节省动作时间来提高作业效率简单的说,就是怎么更省力、更快的做事。 二、动作经济原则 1、 原则一:减少动作数量 能否舍去、方法能不能改变? 动作方法: 不必要的动作就要取消掉(减少观望、私语、查找、等待的时间)减少眼部的动作 对两个以上的动作进行组合 作业场所: 材料、工具要放在作业员前方的一定位置 材料、工具要按照使用顺序放置 材料、工具要放置得容易拿取 治工具: 材料、工具要放在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减少工具数量(合成的工具、使用部品的统一) 2、 原则二: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动作方法: 同时作动双手、同时结束 双手向反方向或对称方向动作 作业场所: 两手能够同时动作的配置 治工具、设备: 对称物要长时间保持时需利用保持治具 简单的作业或需要用力的作业使用支架 考虑制作一个两手能同时作业的治具 3、 原则三:缩短动作距离(范围) 动作方法: 使用身体最适合部位进行动作 在最短的距离范围内动作作业场所: 在不影响作业的前提下,缩小作业区域 治工具、设备: 拿放、传递材料要利用机械的力量 操作机器的位置要应用动作最适合部位 4、 便于(容易)动作 动作方法: 没有限制的、轻松的动作 利用重力或其他力量动作 利用惯性、反弹力量动作 动作的方向或变换圆滑作业场所: 作业位置、高度要适中 治工具、设备: 为规定一定的运动路径 把手部的形状要便于手的放置 在能见到的位置上,治具容易对位 机器的移动方向和操作方向相同 工具使用轻便 作业时间的偏差与长短取决于[动作的数量、动作的距离、动作的难易度]这三个要素。 动作经济原则,其原理是次要的,也是容易理解的。即使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认为作业中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致力于精益管理咨询,提供包含5S/6S管理、TPM管理,精益生产及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绩效管理的企业诊断、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与承办精益管理系列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