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之设备点检的历史 |
发布时间:2015/4/24 点击:2378 次 |
编者按:现代化的生产制造设备日益向大型、连续、高速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全面停产,影响生产计划和交货期,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设备点检是按照设备点检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行点检,使故障发现、处理在萌芽。![]() 以点检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是日本在引进美国的预防维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点检管理制度。这种在设备运行阶段以一点检为核心的现代维修管理体系,一称作设备全员维修。其主要优点是:维修费用降低20~30%;设备故障大大下降;计划检修加强,维修效率提高;设备投技效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1987年我国冶金系统十个试点企业推行点检制,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和事故停机率平均比上年同期下降40%。因此,这种设备TPM管理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备管理业务始于点检,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是现代设备TPM管理速行阶段的管现核心,也是现代设备管理意识的延体和实施。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进行的点检作业,准确掌握设备状态,采取早期防范设备劣化的措施,实行有效的预防计划维修,维持和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延长批件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维修费用。 无论在设备维修计划管理中,还是在设备状态管理、技术管理、维修费用和设备信息系统中,点检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TPM咨询导师寄语:设备点检就是给设备作“身体”检查,点检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早期消缺维修,将故障尽快消灭在萌芽阶段,从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生产的连续、安全和稳定。 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致力于精益管理咨询,提供包含5S/6S管理、TPM管理,精益生产及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绩效管理的企业诊断、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与承办精益管理系列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