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电缆公司的精益生产取胜之道 |
发布时间:2013/11/7 点击:2936 次 |
编者按: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大力推行精益生产,以杜绝浪费来改进生产系统,精益思想正当其时。因为精益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生产方式。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中国制造业开始重新审视20年前就进入中国的精益生产的理念。 精益管理:铁杵成针 在抓质量方面,“五羊”建厂不久便通过ISO9001认证。多年来,“五羊”吸取国际顶级企业的经验,大力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先后推广了5S改善管理、ERP信息化管理、TPM设备管理和绩效考核,并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 走进“五羊”宽敞高大的生产大厦,工人们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科幻电影里常看到的指纹识别系统上按下手印。食指按一下专门的仪器,电脑里就出现此人的姓名、相貌等全部资料。其他人想进门,除非换手指。 与此同时,“五羊”大厦的顶层办公室,总经理陈添在键盘上敲了几下,产品的销售、库存、进款情况,订单的执行进度,原料的采购数据一一显现在屏幕上,浏览片刻后,他对一个订单的执行情况发出了催促预警。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生产车间的控制室里,各部门经理也在浏览本部门当天的生产、库存、销售情况。他们使用的是一套根据“五羊”的要求量身定制的管理系统。 在硬件上,与许多大型企业一样,“五羊”引进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生产检测设备,但他们更注重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例如,在技术设备方面,国内有的企业投资上亿元引进,“五羊”只用了几百万元就开发了出来。“五羊”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国外技术+中国特色”。五羊人解释说:有的国外技术、国外设备确实需要引进,但引进之后,有的方面并不适合自己,还要进行改造,才能让其发挥最佳效能。 服务取胜:细针引线 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台风“桑美”以雷霆万钧之力,从太平洋呼啸而来,横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转身直扑内陆。 此次撞入我国的“桑美”诡谲多变,最大风速75.8米/秒,接近登陆美国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集聚了巨大的杀伤力。台风过处,电杆或倒或折散落一地,甚至连一些可抗拒13级台风的110千伏的杆塔也被拧成了“麻花”。 大雨横飞,风在玻璃窗外划过,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已过下班时分,“五羊”售后服务部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汕头地区110千伏线路跳闸,经查是线路故障,急需钢芯铝绞线,能不能尽快送到!” “是电力公司的电话,汕头地区正陷入一片黑暗中。”刚坐在餐桌前的陈添闻讯拿起衣服就冲进雨中向工厂奔去。等他到了公司,售后人员已备好电线整装待发。 夜幕已经升起,路上正是大雨滂沱,为了万无一失,陈添又拿起手机,增调了一组驾驶员。临行前,他叮嘱驾驶员:“一定要准时送到。” 汽车冲进夜雨中。次日凌晨,当一脸疲惫的送货人员将抢修电线送到电力公司时,电力公司领导连声道谢:“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来了!” 刚过去的春节七日长假,家家户户沉浸在休闲的喜庆气氛中,但“五羊”仍有一班人坚守岗位。这已成了一个惯例,他们的说法是:“五羊”春节“不歇业”。 “如果过年的七天七夜里,某个地方的电线电缆出现故障,急需供货时,一个电话,我们的专业人员就会马上到位。我们不能让百姓过一个因为断电而看不上电视的春节。” “做到比您要求更高!”“五羊”老总陈添经常对客户说这句话。这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五羊”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念和行动。正是这一理念和行动,穿针引线,在“五羊”与用户之间编织了良好而牢固的关系,引领了“五羊”的腾飞,让陈添感受到了质量竞技带来的快乐。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