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精益管理源于日本,发展于日本,多个国家推广,希望能成功应用与中国,最终扎根于中国,在我国发扬光大。

推行精益管理的企业一般有四种类型:
1.第一种类型:企业被迫推进
企业一开始对精益管理不敏感、不关注、不重视,到后来发现问题一大堆,比如企业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成本居高不下、员工流失率很高、客户又不满意等等,企业感觉有危机了,如果再不做改善的话,企业就要关门倒闭了,所以企业急了。
这是第一种类型的企业,危机迫使企业推行精益管理。我们看到中国有80%的企业要推行精益生产,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即企业已有危机感,已有紧迫感。
其实在美国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在美国70年代时,美国三巨头的利润很丰厚,40%~50%的毛利润或者叫暴利,所以对精益生产产生的10%的节省,对他们来说没有吸引力,他们不推行精益管理。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毛利润下降了,毛利润为3%—5%,再不改善就没利润,没利润就可能关门倒闭了,所以必须推行精益生产。
我们中国很多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毛利润为30%或更高,企业随便生产就有好的效益,因为市场那么好,浪费多点企业也不特别关注。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市场竞争加剧了,劳动力成本升高了,原材料涨价了,人民币升值了,所以这个时候企业再不节省降低成本的话,就可能面临关门倒闭的风险,所以企业由于危机被迫要推行精益管理。
2.第二种类型:企业希望迎头赶上
另外有一些企业,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