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工程品质阶段活动概要及要点 |
发布时间:2015/12/25 点击:2783 次 |
编者按:工程品质保证阶段是从设备扩散到全工程,包括器具、工具、原材料、部件等全体品质因素,全面开展以品质不良“0”化为导向的活动,故称为工程品质保证活动。![]() 一、TPM管理工程品质保证活动的概要 1、定义 工程品质保证阶段则是从设备扩散到全工程,包括器具、工具、原材料、部件等全体品质因素,全面开展以品质不良“0”化为导向的活动,故称为工程品质保证活动。这个阶段除了要确实地作好设备基本条件及日常点检维持管理活动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彻底管理良品条件,并推行标准化来减少工程损失,基本实现TPM自主管理。 所谓良品条件是生产优良品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包括4MIE(人、机、料、法、环)的所有因素。良品条件得到满足的话,自然就能保证只生产优良品,而不生产不良品。 2、目的 工程(物)方面: ①工程品质异常的可视化管理; ②良品条件的彻底管理。 员工(人)方面: ①培养一丝不苟的品质意识; ②掌握品质保证原理与手法。 3、目标 ①不良“0”化; ②工程品质保证手册完成。 二、工程品质阶段活动的要点 1、彻底的OUTPUT(输出)要素管理(积累数据或记录) 自主点检过程中不良、故障、瞬间停机等要做好记录,以便进行统计分析,要把再发防止对策事项反映到基准书,减少品质散布。 2、彻底的INPUT(投入)要素管理 4MIE(人、机、料、法、环)进行可视化管理。 3、根据不良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总则:产生不良的根木原因是没有确保良品条件。 不良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如下5类: A类:良品条件不明确,没有定量化。症状: ①作业人员和保全人员不清楚“良品条件是什么?设备怎样管理会好起来?” ②条件设定范围太宽而不中用; ③试生产时没有经过几次调整或试验。 处方:良品条件明确化、定量化改善。 B类:良品条件设定困难。症状: ①生产调整或更换品种常发生时间损失; ②作业人员设定设备和技术参数不容易; ③设备外部不能设定,需要分解后才能设定。 处方:良品条件设定简易化改善。 C类:良品条件易发生变化。症状: ①频繁设定调整设备和技术参数; ②同样的设定调整有时发生不良,有时又不发生。 处方:良品条件的固化改善。 D类:良品条件变动后不易发现。症状: ①只有检出不良时才知道条件发生变化; ②不容易判断究竞是哪个条件发生变化。 处方:良品条件变动的预警对策: E类:良品条件变动后不易复原。症状: ①必须分解才能复原,因而损失时间; ②要复原必需其他人员协助才能进行,因而损失工时。 处方:良品条件快速恢复的改善。 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致力于精益管理咨询,提供包含5S/6S管理、TPM管理,精益生产及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绩效管理的企业诊断、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与承办精益管理系列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返回】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