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讲座:IE之一标准时间制定 |
发布时间:2012/3/10 点击:6499 次 |
如何根据IE工业工程的指导下完成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由编者带你了解一下吧! 标准时间的设定 (1)秒表法(时间观测法) 在时间观测法中通过时间研究将测量到的观测时间进行修正(Rating),将其修正成正常作业速度的时间。所谓修正就是指观测者将观测到的时间同所持有的标准作业速度(正常作业速度的概念进行比较,并将其调整为真正时间。 正常作业速度是指同作业完成度相关的速度,它不是单纯的由物理速度来决定的,而是必须要考虑到作业的难易度、动作的有效度、操作重量、被要求的注意力等。而相对于此作业,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技术熟练度的作业员来说,通过其普通的努力就能够达到应达到的时间值,这就是修正。 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观测者以正常作业速度为基准,将这种正常速度同实际的作业者的作业速度进行比较评价的方法。作为修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标准资料法(standard data system) 对过去收集的各要素作业的实际时间同标准时间进行分类·整理,明确需要加工或要操作物品的特性(大小、重量、形状、材质、个数等)同时间的关系。根据要加工物品的特性、对于有时间变动的要素作业(变数要素)通过图、表、计算公式等来算出其所需时间;而对于无时间变动的要素作业(常数作业)即为(相应的)一定时间。 在事前将这些时间值准备出来,将其组合起来就得出新作业的实际时间同标准时间。这就是标准资料法,也叫做标准时间资料法(standard time data system)。 (3)实际资料法 是指整理过去的实际作业资料,并将生产量同所需时间汇总到相同或类似作业中来估测时间的方法。 (4)经验估测法 由精通此作业的人凭其经验及判断来估测标准时间同实际时间,并将其作为标准的方法。 (5)PTS法 PTS法也叫做既定时间标准法。它是将人进行的作业分解成基本动作,并将已经预定好的该动作的时间值套入该动作中,来算出某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standard operation time)的方法。此方法是建立在〈在一定条件下技术熟练的作业者的基本动作为一个固定的时间值〉的斯各原则基础上的。所以通过此方法,只要我们事前能够分析构成作业的基本动作同基本动作的性质和条件,就能够算出时间。此方法有以下优点: ☆ 不看实际作业、在桌子上就可以进行时间设定 ☆ 生产开始前只要决定了图面及作业方法就能算出时间 ☆ 不用进行修正 ☆ 作业间无偏差,设定为一体的标准时间。 PST法从1920年开始研究,如今已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方法。现在日本以MTM法于与WF法为主流 (a)MTM法 MTM法是1948年由梅尔那德(H.Maynard)创立的。并由早稻田大学系统研究所从美国引入。是将作业按下记基本动作区分,根据构成基本动作大小的移动距离、作业的难易度等,使用时间值表来设定作业时间的方法。因为同时使用方法和时间来设定,所以称其为MTM(Method-Time Measurement:动作时间测定法)。MTM的时间单位用TMU(Time Measurment Unit)表示,1MTU是0.00001小时。 (b)WF法(Work Factor plan) WF法又叫作业因数法,是1935年由库依可(J.H.Quik)创立的。由日本效率协会从美国引入。WF法中,以人类作业时、“只要是同样作业无论是谁、何时、在哪都是相同的时间”作为根本,并将对动作时间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分为以下4种: 1. 身体各部位 指(F)、手(H)、前臂(FS)、手臂(A)、身体(T)、脚(L)、腿(Ft) 2. 运动距离 3. 重量或阻力(W) 4. 认为的调节 一定的停止(D)、方向的调节(S)、注意(P)、方向的变更(U) 根据以上四种要因的组合来决定动作时间。①②表示基本动作,③④则是延迟动作要因。这些就叫做作业要素。时间单位使用WFU(work factor unit)、1WF=0.0001分。另外、在日本WF研究会、日本MTM协会等也都在开展相关的普及活动。 华致赢企管(www.leanpop.com.cn)致力于精益管理咨询,提供包含5S/6S管理、TPM管理,精益生产及精益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精益绩效管理的企业诊断、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与承办精益管理系列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
【返回】 【打印】 |